「叮嚀」意指出於關愛的囑咐與提醒,特別常見於父母對子女 的教導。然而,在現實生活中,這份「愛的叮嚀」往往不被珍 惜,甚至被視為囉嗦或干涉,直到「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 親不在」的時候,人們才驚覺這些叮嚀的可貴,卻已為時已晚。 我們的生命中,是否也曾經歷過這樣的愛呢?
在聖經中,耶穌同樣給了門徒許多「愛的叮嚀」,其中最重要 的便是「彼此相愛」的命令。祂在約翰福音13:34-35中說:「我 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,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;我怎樣愛你們,你 們也要怎樣相愛。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 是我的門徒了。」這提醒我們,真正的愛不僅是感受,更應該是 一種行動,使人因我們的生命見證而認出我們屬於基督。
然而,如何真正實踐「彼此相愛」?使徒約翰在約翰壹書3:16 指出:「基督為我們捨命,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;我們也當為 弟兄捨命。」這句話顯明了愛的最高標準——犧牲自己,成全他 人。雖然極少有人能做到「為弟兄捨命」,但我們是否願意放下 自我,為他人付出時間、心力,甚至忍耐、包容呢?
上週的證道經文提摩太前書一章5節提醒我們,真正的愛是來 自內心的純正動機。愛應當建立在「清潔的心、無愧的良心和無 偽的信心」之上。換言之,我們的愛應當純潔無私,不摻雜私心 與利益考量,而是真誠地為別人著想。正如哥林多前書13章所 說,愛不是口頭上的空談,如鳴的鑼、響的鈸一般;而是願意放 下自己的得失,不求自己的益處。
反省問題:
那麼,在日常生活中 (包括在家庭、在教會、在職場或人際關係 中),我們如何活出這份「愛」,讓人看見我們是耶穌的門徒呢?
Komentarze